江西省的广袤乡村,正涌动着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从吉安县横江镇的葡萄架到乐安县南村的芦笋园,从单一产业起步到多元业态绽放,**人民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人保”)通过产业扶持、技术赋能、机制创新,不仅让特色农产品成为农户的“致富果”,更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在赣鄱大地上书写着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篇章。
一根芦笋的崛起
从小小嫩箨到共富“金饽饽”
走进乐安县南村乡望下村的芦笋产业示范园,保温大棚内翠绿的芦笋尖芽正破土而出,长势喜人,阵阵笋香沁人心脾。村民们穿梭在基地内将采摘后的芦笋源源不断地送往初加工车间,进行分选、裁切、扎捆、封装、打包。包装好的芦笋被有序地送入冷库,等待发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南村乡属于半丘陵半山区,气候温暖、日照充足、土质松软,但曾经因传统种植模式单一,导致农民增收乏力。为有效破解难题,**人保经过深入调研后,瞄准“蔬菜**”芦笋这一品种。芦笋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适应性强,一次栽植可采收10年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据**人保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引进抚州华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发展芦笋产业。通过300万元的投资,建立起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芦笋产业示范园。产业园占地500亩,建有连栋塑料大棚250余亩、养殖水面50亩,水肥一体化设施3套,两座冷库占地180立方米,一座气调储藏冷库占地450立方米,还有一个芦笋分拣**,配套基础设施齐全。
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产业园创新“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流转土地500亩,让200余户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就业实现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由抚州华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设备、承担农资开支,农户以劳动力入股,享受每亩每月200元的兜底工资及按芦笋产出计价的分红,实现了从农户‘单打独斗’到农业开发公司与农户‘抱团发展’的转变,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上述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0户农户签订协议承包30座大棚,预计每年可为种植户增收3万元至4万元。
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人保推动产业园与江西省农科院合作,引进技术专家破解种植难题,研发芦笋饮料、冻干粉等深加工产品,推动产品向有机、高附加值升级。
优质产品也要高声吆喝。借助乐安县入选江西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第三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机会,**人保打造南村芦笋特色品牌,芦笋产业园种植的芦笋产品已通过第三方公司以原产品供应商的形式顺利进入上海盒马鲜生超市,丰产期月销售额超50万元。“乐安芦笋”正逐步打开香港及珠三角高端市场,从小小嫩箨变身为照亮南村乡致富路的“金饽饽”。
一粒葡萄的蜕变
从脱贫种子到致富果实
2002年的吉安县横江镇,多数农户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空心村”现象刺痛着乡村发展的神经。正是这一年,**人保的帮扶干部带着改变的决心,与村支书赴广西引进葡萄种苗,并拨付160万元帮扶资金,推动葡萄种植。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浇灌出脱贫致富的希望。从此,横江成了吉安县葡萄产业的发源地,“一亩葡萄十亩稻”是对当年横江葡萄丰收后农民收益的生动写照。
20多年来,**人保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持续帮扶横江葡萄产业发展,在扩建基地、改良品种、推广销售、品牌宣传等环节持续发力,在产业运作模式上推陈出新,在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上持续深化,推动横江葡萄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目前,横江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8万余亩,种植品种20多个,年产值约5亿元,直接带动3900余户葡萄种植户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人保还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为当地葡萄种植、价格、运输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共为全县12个乡镇种植户提供7500余万元保险保障,支付赔款288.0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人保以发展横江葡萄产业为切入点,深化当地产业帮扶模式,因时因势扩大产业帮扶范围,因地制宜推动吉安县井冈蜜柚、蛋鸡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人保采用“公司 合作社 农户”联农模式,扶持当地蛋鸡养殖产业,着力打通全产业链条,养殖户年均纯收入达到6.3万元;按照“一领办三参与”带农模式,扶持井冈蜜柚产业发展,形成了“家家种蜜柚,户户是股东”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全县井冈蜜柚年产量突破3万余吨,总产值近1.8亿元。
多年来,**人保深入吉安县田间地头,从特色产业扶持到农产品销售拓展,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每一项工作都扎实有效,为吉安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吉安县的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4年4月,**人保还向吉安县捐赠了“惠农保”,主要针对建档立卡的“三类人员”,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提供重大疾病风险保障。“乡村振兴保险”、各类产业保险、驻村干部意外险等各项保险保障供给不断丰富。现在的吉安县,从养鸡种地到看病读书,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均有保险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