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该行对公**增长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对公**增加5410.98亿元,增长14.83%,同比多增2229.24亿元。
“近年来,银行业信贷结构明显向对公倾斜,企事业单位**余额在信贷总量中的占比从2021年底的62%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67%。今年6月份,在新增信贷的占比达75%,公司信贷已经成为当前行业信贷增长的核心驱动引擎,这也充分证明邮储银行这几年持续推进战略优化是有前瞻性的。”邮储银行副行长杜春野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邮储银行管理层认为,虽然邮储银行公司金融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但发展空间巨大。“邮储银行公司金融对整体收入的贡献,相较同业还有约20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差距就是增长空间,也是我们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杜春野表示。
作为一个在公司金融领域的后入局者,邮储银行如何在当前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破局?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邮储银行近几年持续推进公司金融“1 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围绕以客户为**,打造“‘1 N’协同、立体式营销、场景化产品、集约化运营、数智化风控和一体化组织”六大体系。目的是加快培养一批合作忠诚度高、产品叠加率高、综合回报高的主办行客户。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主办行客户增长超过62%,主办行客户贡献的营收以及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是一般公司授信客户的1.93倍和1.33倍。”杜春野表示。
据介绍,邮储银行打破条线壁垒和层级隔阂,加快构建“前中后台联动、前**进赋能和总分支协同贯通”的一体化作战**服务体系。从客户需求出发,推进前中台平行作业模式,把传统的作业流程优化成并行协同,大幅度提升对客响应和审批效率。后台运营以数智化和集约化为突破口,构建了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实现了高频业务的线上化、自动化和集中化处理,组建数智服务工程师团队,进行敏捷开发和快速响应,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得益于这些“破局之道”的落地见效,邮储银行公司金融的发展逐步实现多项突破。公司信贷总资产超4万亿元;公司金融客户融资总量(FPA)突破6.4万亿元,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公司客户整体规模3年增长65%。
“邮储银行的公司**新投放收益率始终保持高于同业30个基点左右的水平,公司负债的付息率较同业低20个基点,整体公司信贷不良率0.49%,较去年末下降5个基点。”杜春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