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以跟公司约定不用给我缴社保,换成工资发给我吗?不缴社保有啥影响?”
——网友“逆流的鱼”
“社保可以换成工资发给我吗?”“上一份工作辞了,社保断了好几个月,有什么影响?”“听说医保断缴3个月会清零?”……
最近,有网友在《金融时报》公众号留言,咨询社保缴纳有关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件关乎每位“打工人”切身利益的大事——社保缴纳能否自主“约定”?断缴会有哪些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单方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都是无效的。用人单位为了减少成本,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保,终将承担补缴和补偿责任,而劳动者如果为了眼前的所谓“补助”放弃社保,也可能丢掉医疗、养老等长远保障,得不偿失。
我国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个险种,每一项险种对于中断的规定都不一样。社保断缴后,各项保障待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养老保险,短暂断缴问题不大,但长期断缴会影响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出现断缴,参保记录不会“清零”,社保经办机构会保留参保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存**参保缴费记录,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连续计算利息,已缴的养老保险费不会白缴。但需要注意的是,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长时间断缴,相应的累计缴费时间就会相对较短,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会相对较少,**到手的养老金也会相对较少。也就是说,如果您长时间中断社保缴费,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够,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要相应延后。
社保断缴后,对于医疗保险的影响较大——医保断缴次月就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看病只能自费。3个月内续保,续保次月可以正常使用,且被视为连续参保。不过,超过3个月再续保就会有待遇等待期(各地的要求不同),在此期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而网络流传的“医保断缴3个月会‘清零’”是指连续缴费年限“清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是不会“清零”的,累计缴费年限也不会“清零”。
至于“宝妈”们最为关注的生育保险,在社保断缴后也会受到影响。例如,部分城市要求在分娩前9个月连续缴纳生育保险,才能领取生育津贴,如果社保中断,就只能在分娩后连续缴满12个月后才可享受生育险。
除此之外,社保还跟很多“城市福利”挂钩,如购房、购车摇号、子女教育、积分落户等,社保一旦断缴,这些**都可能受影响。以北京为例,非京籍人员申请北京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需近五年(含)连续在当地缴纳社会保险费与个人所得税,社保断缴则无法满足该条件。
生活中,有不少自由职业者、全职“宝妈”、离职过渡以及无业人员为了自己参保或者防止社保中断,把社保关系“挂靠”在熟人公司或花钱找机构代缴社保。这样真的既省钱又省心吗?很明确地告诉大家:通过“挂靠”代缴社保实际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骗取社会保险待遇,不仅违法,而且由于不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的相关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社保中断吗?非也。据记者了解,有两种制度可以选择。**种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也是多数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的参保方式。缴费由个人承担,可以在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第二种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按照当地人社部门公布的数额为准。
社保就像咱们的“隐形安**”,不仅关乎当下的医疗、生育保障等待遇,更与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城市公共服务**紧密相连。千万别因为一时疏忽,让这张“网”破了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