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对下半年工作作出部署。
其中,加力支持科技创新被放在重要位置,更体现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点燃科技创新发展“引擎”的重要意义。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科技金融是金融服务的**领域。今年以来,金融系统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尤其是5月份以来,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密集出台,为进一步丰富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作出针对性安排。
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推出,进一步提升科**域融资支持的能力、强度和水平。同月,**人民银行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政策,将再**额度由此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加大对科技企业的再**支持力度,****科技企业融资成本。
5月14日,**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为**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
“系列措施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佩忠表示。
金融机构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商业银行抓好政策机遇,创新产品、服务,用好再**支持工具,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积极参与股权、债权投资,融入共建“科技金融生态圈”,畅通科技型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信贷支持量增、价降、面扩
加强金融对科技的支持,信贷资源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推动商业银行完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政策安排,实现能贷、会贷、敢贷、愿贷。”《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
在规模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科技**利率也在不断下行。据**人民银行披露,6月,新发放科技**加权平均利率为2.90%,比同期**新发放企业**利率低0.36个百分点,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1个和0.44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率降幅更为显著,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31个和0.67个百分点。
科技**服务延续量增、价降、面扩态势,企业的直观感受**。
“银行的信贷支持给了企业非常关键的助力,像我们这样的轻资产、初创期企业,凭借技术实力都能得到千万元的信用**支持。”上海力拜生物负责人朱民表示。
今年以来,我国科技型企业获贷率保持高位。截至6月末,已有108.5万家企业得到银行的科技**服务,科技型企业平均获贷率为51.9%,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高1.3个和2.3个百分点。其中,**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贷率均超80%。
布局“科创债”丰富融资渠道
除信贷支持之外,为满足科技型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债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主渠道之一,具有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的特点,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以来,市场各方积极踊跃参与。尤其是金融机构快速响应,积极开展债券发行、承销、做市、工作,同时踊跃参与科技创新债券投资,积极提供高质量承销做市服务,持续助力科技创新债券扩容增面。
据悉,截至6月末,**场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有94家科技型企业发行1663.7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23家金融机构发行2206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资金专项用于向科技型企业发放**,投资科技型企业股权、债券、基金等。
“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布局债市‘科技板’,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一布局通过“政府引导 市场机制”的协同模式,打破了传统融资对抵押担保和主体信用评级的依赖,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中小企业开辟了专属融资渠道。
同时,他提到,科创债通过手续费减免、风险分担工具等**综合融资成本,激活了市场多元主体参与热情,也促使商业银行从传统信贷中介向“债、贷、股、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后续随着“政府风险补偿 市场化分担”机制的完善,科创债将在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