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新能源化是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上半场,那么,“聪明车 智慧路 强大云”就是汽车智造的下半场。
近年来,重庆因势而动,正在深入实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协同跨越”行动。基于良好产业基础,重庆加快谋划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为首的“33618”(3大万亿级支柱产业、3大5000亿级支柱产业、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18个“新星”产业)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成功获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在重庆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云控平台,一幅覆盖48.5公里道路的数字地图实时刷新着车流数据。
在高新区科学谷数智科创园,自动驾驶小巴车自如地行驶在城市智能道路上,自动亮起转向灯,从容并线、平稳过弯。
据科学谷数智科创园展厅工作人员杨玲介绍,科学城为了将过往“碎片化”基建整合集成发挥其**价值,搭建起**范围内最符合“车路云一体化”体系构架的云控基础平台,打造出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全场景的**区域——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据了解,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项目以“一期打通链路,二期优化迭代,三期拓量发展”为建设模式,结合“数字重庆”的推进,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市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字底座,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024年,智能网联产业示范区项目一期顺利建成投用,打造了****可为全类型车辆赋能的云控基础平台,建成约50公里感知连续覆盖的智能道路,成功接入上千辆各类网联车辆,并开展了自动驾驶公交线路、无人清扫车等多类场景试点。
在这里,每一个智能路侧杆件都集成了相应的路侧感知设施、边缘计算设备与路侧通信单元,通过与云控基础平台的连通,形成了完整的“车—路—云—网”无缝衔接的感知与计算处理体系。
在这里,一辆普通L2级别的测试车可以在5公里公开测试道路上完成**的自动驾驶,并且通过了弱势交通参与者与道路故障车等场景的自动避障、匝道安全汇入汇出、信号灯路口绿波通行等多个场景的自动驾驶测试验证。
“‘车路云一体化’就像是一个智能系统,将路面上的行人、车辆、红绿灯等信息实时反馈给汽车‘大脑’,让汽车运行更安全、更智能。”西部车网副总经理常雪阳介绍说。
当道路拥有“数字神经”,产业生态化转型已从概念驶入现实。8月13日,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实验室与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重庆)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协同自动紧急制动(C-AEB)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道路上得到验证。
而这条搭载23类智能设备的示范路,正成为“车路云一体化”的绿色试验田,为“双碳”战略下的智能交通提供可量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12家车企在科学城开展联调测试验证,丰田、长安等企业的测试车辆每周都在重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道路上积累数据,推动车路云协同技术不断迭代。
在“车路云一体化”带动下,重庆高新区带动**5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测试商用环境,帮助产业链企业边科研、边产出、边应用。

图为网联自动驾驶接驳车。 本报记者 徐贝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