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交所审核通过刚过去两周,“两船合并”又迎来重要进展:7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同意**船舶换股吸收合并**重工。
从去年9月披露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到如今获**证监会同意注册,历时十个多月,“**神船”启航在即。根据交易报告书,本次交易实施后,**重工作为被吸收合并方,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船舶将承继及承接**重工的**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同时,作为存续公司的**船舶总资产或超4000亿元,将一举跃升为全球**的船舶上市公司。
“两船合并”只是央企专业化整合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在国企改革与“并购六条”等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下,央企并购重组整合步伐显著加快。《金融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年内,A股市场共新增18起重大资产重组,另有数十起由不同领域央企下属上市公司主导的并购案正加速推进。
“国资央企重大资产重组以横向整合和战略合作为目的,部分上市公司加速‘两非’‘两资’资产剥离,优化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人士表示,央企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逐渐成为当前并购重组市场的两大核心趋势,央企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两船合并”打造世界**造船企业
**船舶和**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开资料显示,**船舶集团100%持股**船舶重工集团与**船舶工业集团,其中,**船舶重工集团直接、间接共持有**重工45.23%股份,**船舶工业集团共持有**船舶46.12%股份。
交易方案显示,**船舶以向**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重工。**船舶的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重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重工与**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后,经除权除息后的**船舶、**重工换股价格分别为37.59元/股、5.032元/股,换股比例调整为1∶0.1339。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交易是A股有史以来规模**的吸收合并过会案例,且在政策支持下整体推进效率很高。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将成为我国规模**的船舶制造企业。
中信证券表示,交易完成后的**船舶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造船业旗舰上市公司”。
据**船舶介绍,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存续公司主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存续公司核心主业做大做强,增强资本运作反哺产业发展的能力并提升存续公司投资价值。
诚通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范云浩认为,交易完成后的**船舶统一整合了**船舶、**重工的船舶修造业务,在规范同业竞争的同时,有望通过核心资产及业务的专业化整合以及核心资源协调,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聚焦价值创造、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品牌溢价,从而进一步有效提升**船舶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世界**船舶制造企业。
央企专业化整合步伐不断加快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速落地。招商证券分析师林喜鹏表示,从央企上市公司来看,并购重组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和“两非”“两资”资产剥离等。
Wind数据显示,从重大资产重组的目的看,国资央企横向整合、战略合作和资产调整占**重组约95%。
林喜鹏表示,横向整合通过整合集团下的资产,助力公司主业扩张,如海峡股份收购中远海运客运100%股权,实现琼州海峡及渤海湾南北运力协同。战略合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二是通过战略合作的形式注入集团优质资产,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如电投产融定增收购电投核能控股100%股权,集中布局**电投下的核电产业。资产调整则表现为通过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以及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优化公司盈利能力。从行业看,国资央企重大资产重组集中在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和地产行业。
《金融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年内,A股市场共新增18起重大资产重组,其中,机械设备行业共计7起,包括蓝科高新以现金方式收购**浦发持有的蓝亚检测100%股权及**空分51%股权,中化装备拟定增收购益阳橡机100%股权和北化机100%股权,以及中核科技定增收购中核西仪98.9%股权实现核工业装备制造业务的整合等。
蓝科高新表示,通过实施此次专业化整合,有利于公司夯实管理能力、充实人才团队,形成在能源装备领域“设计—制造—施工总承包—运维与检测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此外,中核科技7月8日公告称,由于当前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实际情况较交易筹划初期已发生**变化,故而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但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并购重组助力央企淘汰落后产能,向高端智造转型的趋势仍在持续。
与此同时,新兴领域的央企“新军”正加速崛起。今年初,**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同时,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整合优势资源,减少行业“内卷”,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如去年10月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的**资源循环集团正加速展业,今年4月,其下属子公司**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资环绿色纤维公司、**资环有色金属投资公司等相继成立;去年12月,**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成为我国**数据科技央企,目前其各区域公司筹备组负责人正公开招聘;今年6月,兵器装备集团宣布实施分立,汽车行业新央企呼之欲出……
国企综合改革研究院院长常砚军表示,国有资本向关系**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的战略导向,特别是通过多样化手段向新产业新业态发力的趋势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