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旨在加强证券公司对子公司及业务条线的“垂直化”管理,推动证券公司有效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染,为证券行业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这意味着,经过5年多的实践,证券公司并表监管将正式从6家试点券商扩展到全行业。
招商证券认为,《指引》明确了并表管理的机构范围不仅涵盖会计并表的机构,还包含对证券公司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附属机构,体现了风险并表的管理原则。同时,该文件充分考虑到行业中不同体量证券公司的差异性,设定1至3年过渡期,有利于证券行业并表管理从试点转向常规监管的平稳过渡。
前期经过了5年多的实践
《指引》中提及的并表管理,是指证券公司对证券公司并表管理体系的公司治理、资本和财务等进行**持续的管控,有效识别、计量、监测、评估和控制并表管理体系的总体风险状况。证券公司并表管理要素包括并表管理范围、公司治理、业务协同与内部交易管理、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
近年来,境内资本市场持续发展,证券公司逐步出现综合化经营发展态势,有必要将行业风险管控边界从母公司层面扩展至母、子公司的整体视角,以利于更**、及时、有效地评估和管控风险,促使行业持续稳健发展。
2016年,在**证监会组织下启动了并表监管试点相关准备工作,并在2020年初批准6家证券公司正式实施并表监管试点,经过5年多的实践,积累了**经验。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证券公司境内外机构持续增加,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复杂程度随之提升,综合化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强化证券公司治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日益突出,尚需出台统一、**兼具可操作性与前瞻性的行业性并表管理指引。在此背景下,制定适用于全行业的并表管理指引,对于引导证券公司完善并表管理架构和模式,加强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不断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及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多个方面内容予以明确
《指引》共八章、四十一条,对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总则、并表管理的范围及层级、并表管理各要素的管理要求等多个方面内容予以明确。
对于并表主体范围,《指引》明确,除涵盖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并表范围的机构外,证券公司对被投资机构不构成控制,但被投资机构所产生的风险和潜在损失足以对证券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的,也应纳入并表管理范围。对于并表业务范围,证券公司应当将纳入并表管理机构的各类表内外、境内外、本外币业务纳入整体并表管理业务范围。
同时,《指引》明确证券公司开展并表管理的层级,原则上要求逐级开展,证券公司也可以根据附属机构的战略作用、风险实质等情况,跨级对附属机构进行并表管理。
《指引》还对公司治理、业务协同与内部交易管理、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并表管理构成要素的管理要求予以明确。
在公司治理方面,《指引》明确,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及各附属机构要充分履行相应的并表管理职责,并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对并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为每3年至少进行1次;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需向中证协报送年度并表管理情况。
在业务协同与内部交易管理方面,《指引》明确,要确保各附属机构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避免公司内部业务混同操作;对内部交易进行并表管理,充分关注潜在利益输送、虚增资本、转移收入、风险传染、监管套利和其他对公司稳健经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风险管理方面,《指引》要求从风险文化、制度与偏好、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应对报告等全流程及集中度管理等方面强化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并从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管理人员配备、并表数据治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加大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资源投入,夯实基础保障。
在资本管理方面,《指引》在强调坚持资本集约型、高质量稳健发展的同时,配套制定了行业并表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要求证券公司按照标准,计算并表管理体系的相关风险控制指标。证券公司还应根据附属机构数量、业务复杂程度、内部管理需要等,构建反映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各类风险水平以及资本充足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逐步实现系统计算和监测。
并表管理设置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对并表管理设置了过渡期。考虑到行业实际情况和系统调整等因素,《指引》针对不同类型的证券公司设置了不同的过渡期。一是已正式实施并表监管试点的证券公司,过渡期为自发布之日起一年;二是其他下设有境外附属机构的证券公司,过渡期为自发布之日起两年;三是其余证券公司过渡期为自发布之日起三年。
中证协表示,《指引》是对中证协《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各类风险管理规范的有效统筹和强化,为行业机构践行并表管理提供了规范和指南,有助于证券公司夯实合规内控基础,统筹加强一体化、垂直化管理,促进功能发挥。
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指引》有利于证券公司健全业务协同机制,强化**风险管理、资本管理、集中度和内部交易管理。从长远视角来看,未来行业将从规模扩张向资本效率驱动转型,推动实现风险隔离机制与业务协同效应的动态平衡,将为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运行提供结构性保障。
下一步,中证协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培训和交流,做好相关规则解读,引导证券公司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推动证券行业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