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4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八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从月度趋势看,1月份进出口同比(下同)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
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在实现平稳增长的同时,外贸发展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从经营主体来看,王令浚表示,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2.9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达45.5万家,占同期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6.1%。
与此同时,我国外贸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王令浚表示,一季度,我国与传统市场的贸易保持较强韧性,对德国、西班牙、英国等进出口都实现较快增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对共建**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增长7.1%,对中亚五国增长6.9%。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外贸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我国中西部地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外贸潜力进一步释放。数据显示,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8.7%,增速比**整体增速高7.4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比重也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至17.9%。
此外,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王令浚表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外贸向“新”而行。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据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国潮新品不断推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占比不断走高,一季度继续增长10.2%,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8%。

出口展现较强韧性
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一季度,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值是49.9%,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其中,亚洲、非洲3月份的制造业均在扩张期间。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分别增长7.8%、12.5%,增速均高于整体。欧盟和英国的消费支出环比增加,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相对稳定,推动了上述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在**产业创新方面,**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王令浚举例表示,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同时,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传统产业凭借着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经营灵活的优势,也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像玩具、服装等行业,通过小订单、多批次、快速反应的‘小单快反’模式,将交货周期从原来的1个月大幅压缩到1周以内,显著提升了**竞争力。”王令浚表示。
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
民营企业是我国**大外贸主体,民企有活力,外贸才有动力。数据显示,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快于**整体进出口增速4.5个百分点,占比提升到56.8%。
“一季度,民营企业对全球近180个**和地区的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王令浚说,在新兴市场,对东盟、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7.4%、9.6%、5.2%;在传统市场,对欧盟进出口增长7.1%,对日本增长4.8%。
当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从低成本高智商的人工智能开源模型,到春晚舞台的机械舞者,民营企业展现出昂扬向上的创新姿态。王令浚表示,在外贸领域,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接近1万亿元,保持**进出口主体地位。其中,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了67.4%,高端机床增长16.4%;进口高端装备增长25.6%,手术机器人增长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