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业越来越完善的服务体系中,物理网点始终是金融服务触达大众的核心载体。
金融监管总局官网信息显示,2024年全年,商业银行在线下网点的设立和裁撤方面均有不少动作,总体来看,裁撤网点数量较2023年有所减少,新设网点数量较2023年有所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高度发展的当下,随着银行客户消费习惯、获取金融服务习惯的改变,银行网点开始出现人流量下降、进而发展为网点的裁撤是正常现象,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银行业市场正在收缩。相反,这对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例,2024年,有明确数据显示基层营业网点数量增加的,**农业银行一家。此外,除交通银行未在年报数据中披露详细网点数量数据之外,其余四家国有大行2024年基层营业网点数量均少于2023年。尽管如此,去年,六大行基层营业网点数量总和仍然超过了10万个。
一边裁撤,一边新设,国有大行营业网点“加减法”的背后,是持续加强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六大行聚焦增强分支机构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持续完善网点布局,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对金融服务空白和薄弱地区的覆盖,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持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纵观六大行2024年年报,其网点数量的变化也释放出强烈的发展信号: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布局。随着线下物理网点与线上数字渠道形成互为助力的发展模式,银行业金融服务也将逐步突破空间与地域限制,在虚实融合中触达更广阔的价值蓝海。
持续下沉服务**
“今年,农业银行将进一步推进渠道人员向县域农村下沉,继续将新迁建网点资源向乡镇倾斜。探索流动网点服务模式,增配流动服务车,分类推进惠农通服务网点升级,利用多种渠道促进金融服务下沉乡镇。”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农业银行副行长孟范君介绍说。
孟范君的话,也代表了国有大行基层网点布局的思路之一——下沉服务**,将营业网点向金融服务较为薄弱的偏远地区加强迁建。
农业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该行保持了网点总量的基本稳定,同时,持续优化网点布局,推动网点向县域、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等区域迁建,不断延伸县域服务渠道。
农业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新迁建的网点中,超过七成布局到县域、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地区。目前,农业银行是****一家网点覆盖所有建制县的金融机构。截至2024年末,农业银行县域网点占比提升至56.5%。此外,农业银行持续依托金融服务车,为偏远地区乡镇群众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全年累计服务乡镇1170个,服务群众18.6万人。
邮储银行也在该行2024年年报中披露了过去一年在推动网点布局优化方面的成效。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邮储银行对分布密集且发展潜力受限的网点实施迁撤,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全年共完成70个网点的优化调整;在**乡村振兴**帮扶县以及参照**帮扶县管理的新疆和西藏地区新设营业网点7个;向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区和千强镇等区域新投入网点40个,提高网点资源与区域金融服务需求的匹配度。
推进特色网点改造
**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该行正在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特色网点建设。
**银行在年报中披露,过去一年,该行持续推进网点布局优化,建设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特色网点,并细化了特色网点产品服务、业务模式、软硬件资源配置,提升线下渠道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在绿色金融确定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后,**银行进一步加强了网点的绿色建设。该行年报显示,2024年,在新建新装网点均达到绿色建设基础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银行持续推进绿色建设**网点试点,累计建成57家“绿色建设**网点”。
年报显示,2024年,**银行还在科技资源集聚区域打造了一系列科技金融特色网点。此外,截至2024年末,**银行建成普惠金融特色网点4707家;建成乡村振兴特色网点1410家;已建成的敬老服务达标网点10265家、养老服务示范网点1145家。
2024年,建设银行同样在持续优化特色网点建设。该行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建设银行约1.4万家网点可开展普惠金融服务,配置普惠专员超2.2万人,已挂牌普惠金融特色网点2880家。
与此同时,聚焦做精做细产品权益、适老服务、养老投教、养老微生态四大特色,2024年,建设银行打造了60家“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建设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也介绍了网点布局思路。2024年,建设银行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设有科技支行37个,科技特色支行79个。累计组建普惠金融服务**280余家、个贷**1800余家。向社会开放“劳动者港湾”13766个,并向特色化、差异化服务转型升级,丰富适老助残、综合政务、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服务内涵。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在银行网点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的过程中,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线下物理网点也在实现场景化融合——金融与非金融生态逐渐“破界”——物理网点正在突破传统金融边界,成为综合服务提供者。
“2024年,我们深化政务领域的‘交政通’品牌,在上海先行探索,引入上海政务事项种类超过190项、长三角政务事项600余项,在长三角地区700余家交行网点**上线该产品。”日前,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表示,截至2024年末,“交政通”产品已经在**30余家交通银行省直分行,130多个城市进行了复制和推广。
据介绍,“交政通”服务是交通银行围绕政务服务“一**办”要求,深化银政合作,将政务服务嵌入银行网点自助终端而推出的服务品牌,能够使网点变身成为百姓身边的“政务服务驿站”。
在过去一年中,工商银行也在持续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该行2024年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在运用智能外呼对业务经营赋能的同时,推广“远程办”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实现8大类30项常见网点服务远程视频审核办理,持续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并且,工商银行在2024年**推进网点运营改革。一方面,重构柜面系统,有序开展新平台、新模式、新流程对客服务,赋能网点运营服务提升;聚焦网点对公开户等高频痛难点业务,加速场景化流程重构。另一方面,**建设客户全旅程服务,推广网点预约服务体系,提升到店客户识别引导能力,全年线上线下预约服务客户超过6000万人,促进网点由传统“等、候、迎”模式向主动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