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投资策略周报:寻找当下相对便宜的指数和风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坚定本轮“慢牛”的信心:证券化率指标
从盈利周期、资金面、产业逻辑视角来看本轮牛市行情有长期支撑要素在:①盈利和经济周期即将触底:PPI或将迎来反转、盈利底或在2-3个季度之内到达;②资金面支撑:**汇金构建了市场底气、中长期耐心资本已建立;③自下而上产业逻辑主导突破:科技品种出现相对盈利优势、产业层面的积极信号**。但短期上涨斜率过高容易带来市场波动的放大,因此在交易层面不应急躁,应该坚守自我、慢牛心态,结构更重要,“慢慢来,更快”。对于本轮慢牛的空间,我们在8.22《证券化率看牛市估值》中提出可将证券化率指标(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作为识别估值高点的有效参考工具。其突破1倍的位置应作为估值的重要关注点。展望后市,指数**有望进一步上移,两市总市值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从相对估值看当前主要指数和风格比价
相对估值(相对PE和相对PB)是更为有效的指数之间比价的指标,它能够更好的分辨在已经出现**程度的上涨牛市当中,哪些指数和风格相对“滞涨”,而哪些指数和风格相对“领涨”。
(1)宽基指数:创业板指、中证800、沪深300相对便宜且有望补涨。创业板指是典型的成长风格,在“增量市”背景下的本轮“慢牛”行情当中更容易受益于风险偏好的上行,后续预计创业板的估值掣肘得到释放,其估值有望获得较强的向上弹性。另一方面,当下ETF成为居民资金入市的主要方式后,市场主要ETF的权重股估值接下来有望获得明显的上行驱动,叠加当下距离A股内生性盈利底并不遥远,沪深300和中证800后续有望相对万得全A有进一步的估值修复。
(2)风格指数:价值和消费风格相对估值相对较低。相对估值显著较高的风格:成长风格。有两个有趣的现象:①成长类型风格相对估值均较高,但超预期的是周期风格相对PB也较高;②除成长风格指数外,其余风格指数的相对PE分位数均在50%以下。
投资思路――双轮驱动,坚守自我
行业配置“4 1”建议:
(1)科技成长 自主可控 军工:AI硬件、半导体、机器人、游戏、AI应用、军工(**、无人机、卫星、深海科技),此外关注与指数共振度较高的金融科技与券商板块。(2)受益于“PPI边际改善预期 部分低位补涨”的顺周期品种扩散: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有望受益,保险、白酒、地产或存估值修复机会。(3)具备反内卷弹性、更“广谱”方向:本轮反内卷的范围已超越传统周期品,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港股恒生互联网等部分制造与成长方向同样具备中期潜力。(4)出海结构性机会:中欧贸易关系缓和(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汽车、风电等)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5)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历史不代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