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事件点评:对7月**负增长的理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8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7月货币金融数据,社融新增1.16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9.0%,人民币**减少500亿元。
**下降的情况下,经济仍可能回升
有经济学观点认为,当私人部门的目标由利润**化转变为负债**化,即经济企稳之后,私人部门不愿意借款、反而是提前还贷,那么经济便无法回升。
我们认为,即使私人部门目标转变导致**下降,但并不意味着经济不会回升。
比如,2008年10月美国**余额为7.02万亿美元,之后持续下行至2011年4月的6.47万亿美元,之后随着房地产销售回升而开始回升。
反观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2010年美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速均大幅回升,且标普500从2009年3月低点667上升至2011年4月高点1371,美国30年国债收益率从2008年12月低点2.55%上行至2011年4月高点4.64%。
因此,2008年10月到2011年4月期间,尽管美国**余额持续下降,但不影响美国经济、美国股市和美债收益率均大幅上行。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经济回升阶段,私人部门持续还贷是合理现象。
逻辑或在于,当经济处于下行期,虽然私人部门的目标是负债**化,但由于经济下行等因素,私人部门偿还**的能力有限。反而是随着政策稳增长带动经济企稳之后,私人部门收入改善、偿还**的能力改善,私人部门开始持续还贷,换言之,私人部门还贷和经济回升并不矛盾。
**政策确定性稳增长,2025年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稳定
我们认为,尽管2025年7月新增人民币**规模转负,但不影响2025年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新增**持续为负的概率较低。(1)2025年7月新增**转负受季节性影响明显,(2)上一次新增**为负是2005年7月,但2005年8月即转正;
第二,政府部门扩张有效对冲私人部门提前还贷影响,更重要的指标是社融。我们发现,2023年3月以来**信贷余额增速持续下降,即使2024年9月以来,信贷余额增速仍然继续下降,但2024年9月经济明显企稳。
逻辑在于,2024年9月之后随着政策确定性转向稳增长,政府部门转变为“货币宽松、财政扩张、信用扩张”的政策组合,政府部门的明显扩张有效的对冲了私人部门收缩的影响,带动经济企稳回升。
指标上,虽然2024年9月之后信贷余额增速继续下降,但社融存量增速开始见底回升,从2024年10月的7.8%持续回升至2025年7月的9.0%。
我们认为,2025年下半年经济保持较好的两种可能性:
(1)2025年下半年私人部门继续不扩张、但政府部门继续扩张,类似于美国2009年-2011年;
(2)2025年下半年受财政贴息等政策带动下,私人部门开始转为扩张,且政府部门保持稳定,类似于美国2012年之后。
经济预期修正下,债券收益率有望上行
我们认为,尽管2025年7月新增人民币**规模为负,但社融增速继续回升下,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企稳。
预计2025年下半年10年国债收益率目标1.9-2.2%。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速或不会明显下行,经济预期修正下,债券收益率有望上行。
历史上看,10年国债收益率合理水平整体处于DR007 40到70BP区间。2025年年初DR007处于1.8%左右、对应10年国债收益率目标2.5%,考虑当前到DR007处于1.5%左右、对应目标应为1.9-2.2%。
同时,如果2025年下半年政策反内卷见效,通胀实现正常化,DR007**有望提高至通胀水平之上,届时10年国债收益率合理区间同样有望相应幅度上调。例如,如果通胀水平上行至1.5-2.0%,则DR007或再次上行至1.8%,对应10年国债收益率或达到2.5%。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