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银河《美国二季度GDP数据:表面超预期,实则总需求继续弱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二季度GDP超预期,但实际消费和投资弱化,净出口大幅反弹而库存**,实际经济动能在放缓:GDP初值环比折年率为3.0%(前值-0.5%),高于2.4%的市场预期;名义环比折年增速5.0%(前值3.2%)。在一季度因大规模强进口形成巨额贸易逆差导致负增长后,二季度关税落地和进口的显著放缓使得实际GDP增速大幅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出现改善。相较于一季度,在关税的冲击下美国二季度的实际消费和投资对GDP的拉动进一步弱化,波动依然来自于净出口和库存的大幅震荡。事实上,二季度美国经济实际增长继续放缓,而名义增长则保持稳定。具体来看,2025年二季度消费环比折年率1.4%(前值0.5%),私人投资总额环比折年率-15.6%(但剔除库存后对GDP环比拉动为0.0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做出4.99个百分点的正向贡献,库存显著回落拉动GDP下行3.17个百分点,政府支出环比折年率0.4%(前值为-0.6%)。价格数据方面,PCE通胀增速从前值3.7%降至2.1%,核心PCE通胀从前值3.5%降至2.5%,二季度低点过后,未来价格预计趋于回升。
从GDP中的低波动项目和周期性项目来看,二季度数据依然反映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放缓,年内可能处于“退而不衰”的状态,关税和移民流入减少在下半年仍可能困扰实际增长:剔除扰动较强的净出口、库存和政府支出后的实际环比折年增长约为1.06%,较一季度的1.62%和2024年四季度的2.51%进一步放缓;从周期性项目(商品消费,建筑、住宅和设备投资)来看,其实际对GDP的拉动仅为0.20%,比上季度的1.00%也明显放缓。从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考虑,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虽然超出预期,但反映的仍是走弱的经济,如果劳动数据进一步弱化,美联储年内仍有降息理由。
消费依然较弱,服务消费有缓和趋势,与美国劳动市场薪资进一步放缓较为匹配,关税造成的居民储蓄回升、消费信心**等因素的拖累显现:实际**销售同比增速从前值2.73%**至2.36%,环比折年为1.2%(前值1.9%)。商品消费中非耐用品环比有所放缓,耐用品在上季度比负增长3.7%情况下回升至3.7%,主要是机动车与零部件反弹,其他耐用品基本也在放缓。关税对商品消费的压制有所体现但尚不突出。服务消费环比折年增长降至1.1%,其中居住成本和公用事业环比略降,交通服务也环比回落,主要的支撑来自于医疗服务,这和上半年医疗相关新增非农就业的岗位贡献也相匹配。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回落,地产和建筑投资负增长,设备类和知识产权类仅温和增长(AI相关),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尚无进展。库存在一季度抢进口缓和后回落,大幅拖累私人投资总额:库存对GDP环比折年率形成3.17个百分点的负向拖累,而其余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约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中,知识产权和设备类环比温和增长,设备类环比折年增速较一季度的23.7%放缓至4.8%,主要是电脑和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在关税威胁下的抢投资结束后回落;知识产权类增长主要来自于软件,也即投资中较好的门类仍与AI相关。住宅的负增长依然源于“**病”,即住宅投资依然受到高利率之下偏低销售和高库存的压制,多户和独户住宅投资二季度均负增长。建筑方面,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主要结构均回落。总体上,如果美联储不进行连续大幅的降息,仅凭借“大美丽法案”对投资的部分支持和温和的美元贬值,并不能改变投资偏弱的局面,制造业显著回流短期也不会发生。
此前托底增长的政府消费在2025上半年年有所弱化,但随着债务上限解决和大美丽法案进一步推升赤字,政府对经济的支持可能回升:具体来看,联邦消费减少,国防支出略增长,同比分别为0.99%和3.18%。在财政部三季度大规模增发短期国债充实**A账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支出可能出现回升,此前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裁员也基本宣告失败,不会对政府消费产生更明显的扰动。
美联储处于“可降可不降”状态,注意9月降息预期压缩的风险:综合来看,美国二季度GDP数据实际反映经济在特朗普的关税冲击等因素下出现进一步的走弱。不过,二季度数据也是居民消费信心的低点,不排除未来消费在劳动市场偏稳定的情况下改善的可能。目前美国的经济仍在关税、移民减少、薪资温和放缓而储蓄回升的不利因素下保持下行,但周期性下行的斜率并不指向快速的降息。考虑到通胀的下半年出现“一次性”回升、劳动市场依然较稳定、美国企业盈利放缓有限等因素,美联储缺乏降息的紧迫性,处于“可降可不降”的状态。如果未来劳动市场继续保持稳定,新增就业不快速下滑,则美联储在通胀回升的三季度降息的动力并不强。我们仍倾向于下半年出现降息,但9月降息的概率因名义通胀回升、特朗普关税8月加码和劳动市场偏稳定而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