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持续完善全覆盖、全流程的**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投入产出质效。上半年经营费用同比增长1.18%;成本收入比23.72%,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行长张毅如是表示。
8月末,上市银行集中披露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主要商业银行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尤其是在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成本管控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对延续稳健增长态势的经营业绩形成支撑。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实现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千亿元,多家银行成本收入比实现了稳中有降。
通过多措并举管控成本,持续优化成本费用资源配置,邮储银行上半年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5.15个百分点。
“这几年邮储银行一直在大力推进机制体制改革,重塑集约化运营模式,极大地节约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效率。”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介绍,例如,该行数字人辅助云柜业务办理时长缩短了40%;消费信贷的集中上收节约人工成本30%,规范化大幅提升。
**银行上半年成本收入比25.11%。**银行行长张辉表示,该行坚持降本增效,通过持续深化集约运营、加强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费用与产出配比管控,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成本收入比的优化缘于商业银行强化成本管控的举措。
据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介绍,该行一方面持续做好**费用管控,进一步压降弹性费用,切实节约成本开支;另一方面,通过精细管理提升效率,加强营销资源的投入产出,力争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收益。
“大家知道银行的办公、网点涉及很多房产的使用。我们大量的房产是靠租借的,今年上半年,通过续租、到期前沟通协商压降租金,我们共压降年化租金9444万元,租金压降率达到17.8%。”在业绩发布会上,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谢伟举例说明了该行如何控制成本。同时,浦发银行还通过出租盘活自有闲置房产,实现年租金收入495万元;通过处置转让多余、闲置房产,获得收入4300余万元。仅在房屋租金的消化、压降方面,浦发银行上半年压降成本超过1.4亿元。
“经营成本的控制也支撑了效益增长,上半年,我们的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谢伟表示。
除了在经营成本方面发力,商业银行还主动管控资产负债结构,从负债端发力,拓展低成本资金。上半年,银行业负债成本管控成效显现,存款付息率下降明显。
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6个基点,同比多降21个基点,且新吸收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较年初下降34个基点,负债成本呈加快下行趋势。
“通过加强对期限长、付息率高的定期存款的管控,建设银行上半年存款付息率下降32个基点。”建设银行**财务官生柳荣表示,同时,除存款之外,该行还加强主动负债管理,负债端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
邮储银行上半年自营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了20个基点到1.1%左右。“自营存款付息率在低位基础上仍在进一步稳定下行,优质低成本的负债优势持续巩固。”刘建军介绍称。
股份制银行存款付息率也呈下降趋势。在负债端质量提升与成本管控推动下,浙商银行上半年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1个基点,达到1.88%。同时,上半年该行吸收存款总额20658亿元,同比增长7.47%。
光大银行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优化,带动利润水平稳中有增。“上半年,光大银行进一步**负债成本,促进降本增收。”光大银行行长郝成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坚持存款量价平衡发展,增加高质量存款;同时,精简费用开支,压降经营成本,优化成本收入比,提升财务资源使用效率。截至6月末,该行存款付息率1.92%,较上年度下降26个基点,降幅高于去年。
“今年下半年和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人民币定期存款逐步到期重新定价,负债成本下降的积极影响将会陆续显现,有效对冲人民币资产收益下行压力。”展望下阶段,张辉认为,负债成本下降的积极影响仍将发挥作用,为银行妥善应对低利率环境影响提供对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