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近日发布了今年1至7月份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1至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年内**转正,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领域支出得到**保障。
具体到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增幅为年内**。**民生银行**经济学家温彬表示,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税种增收拉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月加快,民生、基建支出增速加快,科学技术支出增速则有所回落。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税收收入增速较上月加快4个百分点至5.0%,带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整体提速。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2.9%,降幅较上月扩大9.2个百分点。
税收收入呈现回升态势
伴随税收收入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公共预算收入结构有所改善。数据显示,1至7月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7月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月加快4个百分点,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从主要税种看,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均有所加快,是拉动当月税收收入增长的主力。其中,个税收入同比增长13.9%,增速大幅高于前值;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6.4%,可能与“反内卷”下价格信号改善带动企业盈利修复有关。
“综合来看,个税高速增长受到低基数效应、监管技术升级、股市上涨扩大股息和财产转让收入等因素共同推动。”光大证券**经济学家高瑞东分析认为。
此外,7月份增值税收入增速从上月的5.0%下滑至4.3%。温彬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同时,也与“反内卷”带动生产资料价格边际改善、增值税税基相应缩小有关。
伴随权益市场持续走高、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1至7月份,印花税收入2559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据统计,7月份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速高达125.37%,增速较上月提升58.2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1至7月份,非税收入24906亿元,同比增长2%,非税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7月份同比增速从-3.7%降至-12.9%。温彬表示,这一增幅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显示年初以来财政部门强化罚没收入征缴管理效果显著,加之多数地区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对资产盘活的依赖度下降。
浙商证券研究所宏观联席**分析师廖博表示,2024年,政府部门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方式,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拉动了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增长。当前,非税收入已连续3个月实现负增长,总体与2024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
**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今年1至7月份,财政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强对**领域的支出保障。数据显示,1至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3%。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特征较为突出,使得资金拨付较为流畅。”廖博表示,2025年初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据测算,1至7月份,财政支出已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的54.1%,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教育三大领域支出序时进度较快,分别为62.6%、58%和54.7%,均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与宏观逆周期政策调控的主要方向高度契合。
冯琳表示,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7月份,民生类支出普遍提速,教育、文旅体育与传媒、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增速均较上月明显提速,仅科技支出受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影响同比下降30.5%。
此外,各级财政部门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1至7月份,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了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