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鹰潭,翁大爷一手紧攥着一张纸,一手紧握住银行工作人员的手不肯松开。
这张被翁大爷当成宝贝的兑换单,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在翁大爷的掌心,像是被赋予了千斤分量。
此刻这份掌心的踏实,与几天前的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电路老化引发的一场火灾,把翁大爷存放在家中的现金烧成焦黑碎片。
翁大爷和老伴蹲在烧黑的屋角,对着这堆一碰就碎的“黑炭”急得不知所措——那是他们靠种地、养牛攒了半辈子的血汗钱。
家人和邻居围在一起出主意,有人忽然提起:“听说银行能换残币,要不找找人民银行试试?”
这句话,立刻点燃了翁大爷的希望。
**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鉴于事发所在地离市区较远,而且烧损的纸币金额较大,**移动容易造成二次损害,增加鉴定难度和经济损失,他们立即联系就近特残币授权主办网点鹰潭农商银行负责办理兑换业务,并调派工作人员直奔贵溪周坊进行现场指导。
鹰潭农商银行“特事特办”,调派总行运营管理部骨干力量赴事发地所在支行增援。

“您这张边缘虽然烧焦了,但核心区域防伪特征完整,面积超过四分之三,可以全额兑换。”
“这几张炭化后剩余面积不足四分之三,但超过一半,我们会按规定办理半额兑换。”
在办公现场,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向翁大爷讲解鉴别标准,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他们手持镊子、牙签,小心翼翼分离粘连的纸币;借助兑换仪、兑换尺、验钞笔逐张核验,仔细比对纸张冠号、图案与水印;对于已碳化但保留关键信息的纸币碎片,通过双人复核拼接、交叉验证的方式确保准确。
从午后到深夜,灯光下的“救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共17万余元被成功“抢救”回来。

每次成功“抢救”往往伴随着难以预估的风险与损耗,如何从源头减少这类意外带来的损失,同样是金融服务需要关注的**。
事后,**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货币金银科的负责人特别提醒大家:“家里存放现金有被盗、发霉、火灾的风险,请民众尤其是老年人在保留少量现金以备日常开支外,短期不用的现金尽量存入银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