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陵山区深处的乡间小路上,常年奔走着一个身穿西服、手提公文包的身影。那是乡亲们最为信任的信贷员傅小康。
2010年,傅小康来到了**农业银行重庆武隆支行营业部仙女山镇流动服务组。在服务组客户经理的岗位上,傅小康一干就是15年。
十多年间,傅小康用脚步“丈量”武陵山区,走出了一条3万多里的“金融天路”。经他手发放的5000余笔、累计金额超5亿元的农户**无一笔**损失,先后有2100多户农户因他的服务获益,傅小康也成为武陵山区农户脱贫致富、奔赴小康的带路人。
在傅小康看来:“你把农户当兄弟,农户就会把你当亲人。”
刚到仙女山时,傅小康处理过一笔不良**:龙宝塘村的一户潘姓村民于2009年种植药材所贷的3万元**已逾期。
“找到他家,才知道他本人已经因病去世,见到我,他妻子就一直在哭。几个孩子也是抱着妈妈的腿,哭着喊着瞪着我,好像我是个坏人。”傅小康回忆说。
于是,傅小康不再提收**的事,而是开始思索,除了催收,是否还有其他化解途径?
在得知这户人家有30亩荒山使用权,但在男主人去世后一直无人管理后,傅小康征得女主人邓女士的同意,找来有药材种植技术的负责人,以5万余元的价格将荒山流转,把药材继续种了起来。同时,傅小康还与流转荒山的负责人约定,让邓女士管理种植药材的荒山,每年定额支付工资6000元。拿到钱后,邓女士毫不犹豫地归还了逾期**,她家也从绝境中一步步走了出来。
如今,“有困难找小康”已经成为仙女山上的农户和傅小康之间的默契。“我们村谁家有啥事情,小康都了解、都惦记。”十多年来,得到傅小康帮助的村民纷纷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