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间,港交所官网发布公告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奇瑞的港股上市计划基本确定,或将成为港交所年内**车企IPO项目。
香港IPO市场表现持续火热,今年前8个月,59家企业在香港上市,IPO集资金额为1345亿港元,集资额继续位列全球**。
奇瑞已经通过聆讯
港交所发布的文件显示,奇瑞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计划募集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预计本月中下旬在港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华泰**和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文件显示,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生产设施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等,助力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加速发展。
今年2月28日,奇瑞**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但因在港交所递表满6个月未获聆讯而失效。8月2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奇瑞赴港上市与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事宜已获**证监会备案确认,其港股上市进程迈出重要一步。8月29日,奇瑞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并将财务数据更新至2025年一季度。
据了解,2024年奇瑞汽车全球销量229.5万辆,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球累计销量已达1300万辆。其中,2024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5%,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29%。
资料显示,奇瑞近年来业绩增长迅速。2022年至2024年,奇瑞的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7.1%。今年一季度,奇瑞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净利润规模在**车企中仅次于比亚迪与吉利,位列第三。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2年至2024年奇瑞燃油车收入占比分别为75.9%、87.8%、69.6%,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分别为13.2%、4.9%、21.9%,2025年一季度其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提升至27.3%。毛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季度,奇瑞的毛利分别为128.05亿元、260.9亿元、363.08亿元以及84.57亿元,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3.8%、16%、13.5%及12.4%。其中,大部分毛利来自乘用车销售,分别占同期毛利总额的84%、92.4%、89.7%及85.7%。
奇瑞在文件中提到,奇瑞在2024年已跻身**第二大自主汽车品牌阵营,在全球范围内处在世界前20大车企集团中,是**一家实现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出口销量、**销量四大维度增幅均超25%的企业。
专家认为,港股上市可以为奇瑞带来一笔融资,融资为外汇属性,能够帮助奇瑞加大海外投资,助力公司“走出去”。同时,港股上市也是帮助奇瑞在海外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方式,但港股上市也对公司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面临着**挑战。
香港IPO市场表现火热
今年以来,香港IPO市场表现火热,先是在上半年时隔4年重回IPO募资额全球**的宝座,募资额又在此后保持增长势头。
9月4日,港交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59家企业在香港上市,IPO募资金额为13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8亿港元上升579%,继续位列全球**。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今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按年增长接近6倍,其中“A 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融资额的七成,充分体现了内地与香港市场联动的强劲势头。此外,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热情高涨,不少**长线资金认购,显示出**投资者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在香港市场改革举措上,陈翊庭表示,今年5月港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为18C特专科技公司及18A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上市咨询服务,由具备丰富审批经验的上市专业团队主导,帮助申请人更好地理解上市规则,提升沟通效率与透明度。
同时,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允许这类企业保密递交上市申请。
陈翊庭称,新股市场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目前港交所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家企业,其中接近一半是科技企业。截至8月底,港交所正处理24家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申请,另有12家18C特专科技公司寻求上市,行业包括视觉智能、元宇宙与数字内容平台、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
此外,陈翊庭提到港交所已完成新股定价机制及公开市场要求的优化改革。一是适度放宽公众持股比例要求,二是提升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定价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新股定价的效率,增强市场定价的透明度与合理性,**上市后股价大起大落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