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光大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59.2亿元;实现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增长0.5%,继续保持正增长。
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723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其中,**总额408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基础**(不含贴现)399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在资产中占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55.1%。负债总额66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其中,存款余额425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在负债中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64.0%。资产负债结构均实现优化。
面对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市场利率上行、客户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该行持续加大负债成本管控,促进负债成本改善、稳定息差利差水平。上半年该行存款成本同比改善34BP,其中对公、零售存款成本分别改善36BP、32BP,其他负债成本也改善明显;净息差为1.40%,与一季度持平。
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不良**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拨备率2.15%;关注率1.80%,较上年末改善0.04个百分点;逾期率1.95%,较上年末改善0.0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53%、11.55%、9.49%,持续满足监管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银行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推动16家分行设立“科创金融**”,创设64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科技型企业**余额41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绿色金融方面,持续推进体系建设、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做好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余额46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4%。普惠金融方面,深化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打造“3 1 N”线上化产品体系,拓展小微企业“信贷 ”服务,普惠**余额45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0%。养老金融方面,发挥协同服务优势,打造“和光颐享”品牌,累计提供830余支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专区累计服务客户260万人次,养老产业**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0%。数字金融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快推动**业务全流程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生态化。
光大银行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见效。一是用好用足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消费与养老再**等政策工具,发行7单**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成功落地股票回购增持**业务。二是大力支持民营小微融资,发布“服务民企光大行”行动方案,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7.6%、19.1%。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为推荐清单内3.3万户企业授信2829亿元,实现投放2135亿元。三是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批复项目343个,实现投放1134亿元,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四是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打造“约惠**”旅游场景消费品牌,推动个人消费贷产品创新及流程优化,增加消费金融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