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激活消费市场、释放内需潜力,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能,更能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近日,本报记者跟随“活力**调研行”采访团,围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主题,深入福建、湖北等地采访调研。在福建,闽南古街的月光映照着游人如织的夜市,老字号商铺前排队的长龙与新潮文创店的时尚陈设相映成趣;民俗文化村里“花头”攒动,追求新潮的游客正与**级非遗发生一场古今**的心灵碰撞……在湖北,小龙虾池塘养殖呈现丰收景象,试验基地研发成果惠及**;“**车谷”汇聚各大车企,智慧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正酣……
记者们通过光影,把画面记录了下来。今天,本报推出一组“视觉新闻”,通过记者们捕捉的一个个鲜活镜头,全景呈现消费市场的蓬勃气象。这一组组生动画面,既是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的真实写照,更是**上下多措并举促消费、扩内需的生动缩影。
未来,促消费仍在路上。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需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从供给端,要提升供给质量,优化消费环境,增加新型消费供给,让消费者“乐于花钱”;从需求端,要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保体系,提升消费意愿,让消费者“敢于花钱”。
此外,各地要体现地方特色、依托特色资源促消费,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深厚浓重的历史文化、璀璨珍贵的非遗资源、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等,组织开展“文旅 消费”“人工智能 消费”“IP 消费”等消费新业态,借助文创市集、夜间直播等多样化形式,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实现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多元发展的消费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