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时间已然过半,对大多数“基民”而言,手中握着的ETF赚到钱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着自身账户的盈亏,更是其观察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及A股投资生态的一个窗口。
随着ETF上半年业绩情况完整出炉,上述问题的答案也浮出水面。
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ETF总规模达4.31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5.58%。其中,股票型ETF年内净流入1449.03亿元,突破3万亿元 ;债券型ETF年内规模增长120.71%,达到3839.76亿元;商品型ETF规模达1573.70亿元,较去年底增加约108%。
具体来看,上半年,共计18只ETF获得百亿元以上规模增长,以宽基ETF、黄金ETF及港股ETF为主。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华安黄金ETF规模增幅均超过300亿元。同时,华夏机器人ETF以103.34亿元的规模增幅,成为行业主题ETF中净流入最多,同时也是**一个“吸金”超百亿元的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信用债ETF迎来快速发展期。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场信用债ETF年内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90.85亿元,总规模达1931.55亿元,占债券型ETF总规模的一半。其中,今年初集中上市的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为规模扩张的重要推手。
“在当前市场利率震荡的环境下,中等期限的高评级信用债具有**的票息收益,且信用风险较低,投资性价比优势明显。”易方达基金债券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李一硕表示。
此外,6月初,多家公募基金旗下基准做市信用债(公司债)ETF正式展业。博时信用债ETF基金经理张磊认为,这不**助于投资者增厚收益,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流动性。从实际效果看,各家公募机构旗下信用债ETF在纳入回购质押库后,规模都出现了显著增长。
港股创新药ETF收益领跑
据Wind统计,**场1040只ETF(不包含成立不满半年的)上半年平均回报为6.08%。其中,港股ETF业绩表现普遍亮眼,在**场业绩排名前50的ETF产品中,近七成均为港股ETF。
整体来看,共计10只ETF产品半年度收益超50%,均集中在港股通创新药、生物科技等方向,其中,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58.77%的回报率居于**。
“近期创新药领域利好不断,带动港股创新药板块行情爆发,上半年约35只港股医药个股涨幅超100%。”有基金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当前,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的推动下,**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
“我国持续深化政策支持,构建了覆盖创新药研发、审批、支付、市场准入及**化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层面加速创新药上市审批,优化‘优先审评’‘附条件批准’等绿色通道,缩短研发周期;医保政策强化‘双通道’管理及单独支付机制,突破医疗机构费用限制,推动创新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大健康行业**分析师贺菊颖认为,展望未来,创新药行业预计仍将维持良好增长趋势。
同时,受益于年初DeepSeek引发的科技行情以及震荡上行的黄金价格走势,科技ETF、黄金ETF、动漫游戏ETF等收益率也多集中在20%以上。而亏损超10%的ETF共有13只,集中在光伏、能源领域。
汇添富中证基金经理赖中立表示,当前光伏产业表观产能约为市场需求的两倍。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行业全环节均处于亏损状态,行业底部特征明显,但行业内企业前几年有较多留存收益,价格战预计还将持续。长期而言,在产业链价格下移的过程中,随着各环节产能错配,新技术扩张环节、量增价稳的逆变器与储能环节、光伏玻璃等处于周期底部有望恢复。
创新药、新消费等备受关注
“下半年,在政策支持下,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加速,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需求侧方面,新消费、文化出海有望打造新的亮点,制度型开放将重塑全球贸易新格局。”对于2025年接下来整体方向的演绎,中信建投证券**经济学家黄文涛如是分析。
具体到行业层面,分析人士普遍将关注点放在创新药、科技成长、新消费等领域。
7月初,**医保局、**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全产业链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持续落地。
在中信证券医疗健康产业**分析师陈竹看来,我国创新药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若干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展望下半年,陈竹认为,得益于集采等政策趋势优化、商业医疗保险推动、AI产业催化赋能等医药外部环境的向好,以及在医药创新进入收获期和关税扰动背景下自主可控趋势的驱动下,医疗健康产业的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同时分化也将更加明显,拥抱创新驱动和“**化 自主可控 院外营销模式改革”将是下半年相对更有确定性的布局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主管黄忠煌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处在高速发展的初期,基础层的AI算力芯片、技术层的通用大模型快速迭代缩小与海外差距,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赶超;应用层同步发展,行业应用能力处于全球**梯队。未来,随着国产人工智能软硬件体系的技术迭代,以及AI应用在全社会场景的渗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有**空间。
**银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消费组组长何伟认为,新消费是消费中的成长赛道,未来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将在以新消费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和以传统消费中优质公司为代表的高分红风格之间轮动。同时,Z世代消费理念变化,悦己消费需求明显增加,下半年新消费行业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