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民营经济(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税人享受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3518.8亿元,占比达64.6%,是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截至4月底,**民营经济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7.6%,占**涉税经营主体比重达97.6%。
今年前4个月,民营经济总体发展稳中向好,市场活力不断显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比**企业高0.9个百分点,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71.3%。分行业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5%、15.5%,增速分别比**同行业企业快1.8个和1.6个百分点。
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民营经济为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税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民营经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占**企业职工缴费人数的79.4%,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缴费人数同比增长0.9%,较**企业平均增幅高0.2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发展稳中向好,离不开政策呵护。为帮助广大民营经济主体轻装上阵、增强活力,近年来,多项稳企业、稳市场政策出台落地。例如,在破除准入壁垒方面,**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进一步缩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半年后转为常态化推进;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金融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包括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资本权重给予八五折到七五折优惠,将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不良率3个百分点等,提高银行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5月20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一系列法律措施,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如,明确规定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的激励约束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实施差异化政策,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设置不良**容忍度、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等。
数据显示,近5年,民营企业**年平均增速比各项**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普惠型小微企业**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民营企业信用**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达到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7%。
**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曾圣钧表示,银行业要把握政策机遇,加强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信贷供给、**周期与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需求、资金使用周期的适配性。积极开展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业务。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完善权利质押**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