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工作的根本宗旨。”3月23日,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在**高层发展论坛“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经济加快转型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力量,为培育塑造经济新动能新优势、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陈亮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成为大国间竞争的焦点,新质生产力也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能,同时也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与此同时,大国之间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博弈愈发激烈。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两国具备相对优势,美国基于长期在技术进步方面的**地位占据先发优势,而近期DeepSeek的异军突起、杭州‘六小龙’的火爆出圈,则让**看到了依托大规模商业应用构建后发优势的可能,这为**的科技创新极大地鼓舞了信心,也让市场对**资产和**经济的潜力进行重估。”陈亮表示,过去十年,**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5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0%提升至超过40%;**连续十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了超过50%的全球市场份额;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70%。未来,随着**经济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领域将进一步****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也需要更加依托资本市场提供直接融资。
陈亮认为,新质生产力既然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技术,就意味着要**未来,也就不是当下所**能预测和规划的,因此,需要通过构建一个有利于科创新势能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生态,来促进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同时,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并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投入需要承担极高的风险。
“这一特点与资本市场的融资模式高度契合。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很大,对各类创新、不确定性的包容度较高,从而能够为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提供**支持。”陈亮表示,近两年,**多次强调要“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要“发展耐心资本”。资本市场作为发挥社会直接融资功能的枢纽,通过发展科技金融,形成“技术-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核心作用。
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是连接实体企业资金需求端与资本市场资金供给端的桥梁,同时也积极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证券公司通过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能有效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流入新质生产力领域,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稳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促进企业攻坚突破关键技术;另一方面,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让企业上市融资,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做强做优,同时也让资本实现有效退出,形成良好的投资生态循环。此外,投资银行还能借助在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中介优势,通过并购交易、财务顾问、基本面研究、市值管理、股权激励(ESOP)、资产盘活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有效整合资源,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陈亮说。
据陈亮介绍,作为国有金融机构,中金公**期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投资银行、私募股权等业务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支持直接融资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累计保荐科创板上市公司50余家,发行规模超过2000亿元,占科创板IPO融资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通过多种方式管理的基金投资高科技项目超过1300个,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2024年,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中金公司推出了前沿研究成果《AI经济学》,获得广泛市场影响。
“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自身‘投资 投行 研究’的联动优势,吸引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科技、‘专精特新’企业等发展壮大。”陈亮坦言,同时,中金公司也将继续努力增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业务能力,并与全球客户和社会各界一道,共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共同把握未**济增长的新机遇。